#历史开讲#股票十倍杠杆原理
提到玄武门之变,你能想到什么呢?
是血腥相残、兄弟争夺至尊皇权的“大乱斗”,是李世民通向天可汗之路的“密钥”,是痛失爱子、暗自神伤的垂泪老者……
可以说,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走向成功的“敲门砖”;李建成走向失败的“孟婆汤”;更是李渊黯然退场的一声“哀鸣”。
玄武门之变的成功,离不开房玄龄与杜如晦的谋划决断,离不开尉迟敬德的奋勇冲杀,离不开长孙无忌的联络策划,离不开高士廉组建的囚犯奇兵……
但有一人的“奇功”却被人刻意隐藏,他堪称李世民的“杀手锏”、“情报头子”和“超级内奸”,此人并不是人们熟悉的常何,而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公谨。
1
张公谨为何人?
展开剩余87%那么张公谨又是谁呢?
论战功,他不如李靖和李勣,论名气,也不如秦琼和程咬金,虽位列凌烟阁,却很少被人熟知。
其实新旧《唐书》中关于他的记载,也十分简略。他原本是王世充部将,唐朝建立后举州归降,累积战功担任右武侯长史,因为李勣跟尉迟敬德的举荐,得以加入秦王府,参与玄武门之变,曾跟随李靖攻灭东突厥,册封为邹国公。
因为李世民修改史书的缘故,导致我们不能十分清楚地知道他的玄武门之变中发挥的作用,但纵观史书及墓志铭,我们还是能够寻得一些蛛丝马迹,然后推断出他的“超级内奸”身份。
2
张瑾与张公谨
翻看研究唐朝历史最重要的三本史书,即新旧《唐书》和《资治通鉴》,我们能够发现两个相似的名字:张瑾和张公谨。
那么两人有关系吗?
有人说,难道不是两个人吗?一些历史学家也是这样的观点,但通过对史书的分析,却能得出不一样的结论。
《旧唐书·高祖本纪》
记载:八月,并州总管
张公谨
与突厥战于太谷,王师败绩,中书令温彦博没于贼。
《新唐书·高祖本纪》
记载:八月壬申,并州行军总管
张瑾
及突厥战于太谷,败绩,郓州都督张德政死之,执行军长史温彦博。
另外在
《资治通鉴》
中也有相关记载:壬申,并州道行军总管
张瑾
与突厥战于太谷,全军皆没,瑾脱身奔李靖。
通过对三处史实的分析对比,我们能够看到太谷兵变的当事人,断不可能是两个人,由此可知,张瑾和张公谨是同一个人。
3
超级内奸
其实,弄明白张瑾和张公谨是同一人,很多史书记载就能够看得明白了。
作为凌烟阁功臣,其实张公谨归顺李唐之后,升迁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这一点从李世民对他的态度就能窥探一二。
张公谨之所以能够加入秦王府,根据史书记载,那是李勣和尉迟敬德多次举荐的结果,以李世民热衷招揽贤才的名声,都没能引起重视,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他“
不知名
”,所以李世民没能成为他的“伯乐”。
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,李建成才是张公谨的伯乐。
归顺李唐不久,张公谨便来到李建成亲信任瓌(同“瑰”)麾下效力,在跟随李世民攻打王世充和窦建德的战斗中,主要负责粮草。
正是在李建成的提拔下,张公谨才会被李渊任命为右卫大将军,并州总管,担任抗击突厥的重任。
但他的经历,也验证了那句话,“
站得越高,摔得越惨
”。一场太谷惨败,让他走上了“超级内奸”之路。
为何这么说呢?
通过对比史书及墓志铭,我们能够分析出张公谨曾经担任过太子右内副率,而这也是对张公谨太谷惨败的惩罚。
但太谷惨败却是一场阴谋,一场来自于李世民的阴谋。
武德八年,李渊发动与突厥的大战,并且为此做出一系列安排,参与其中的武将便有李艺(罗艺)、姜行本、张公谨、李勣、李靖、李世民、李道宗、王君廓、柴绍等大将,几乎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,足以看得出李渊对待这场大战的重视程度。
当然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,怎么会没有一个主帅呢?
而且这次李渊并没有让李世民总揽全局,那么整个大唐能够担任主帅的人选,其实也就两个人:
李渊和李建成
。
根据《资治通鉴》的记载,我们能够看到,李渊也不是这次军事行动的主帅,因为他不断出宫巡狩,显然大战在即的话,主帅不可能如此轻松,那么结果便只有一个:
李渊是想让李建成安心指挥,不受到他的影响。
但此刻的李建成和李世民,夺嫡之争已经白热化,如果这次行动大败突厥的话,等于李建成攫取了巨大的军功,这对将来登基的太子李建成而言,有利于他平稳地掌控军权,而这显然对李世民是极其不利的。
因此当李世民在八月被派往并州后,张公谨却出现了太谷惨败,显然应该是李世民刻意为之的结果,所以这场大战未能展开。战后张公谨降级为太子右内副率,而李世民手下的谋臣猛将逐渐被调离,这便是李建成有意削弱的结果。
也就再这样的情况下,张公谨再次被李勣跟尉迟敬德举荐给李世民,这才让李世民彻底重视起来,进而使用手段,将他拉拢成为“超级内奸”。
4
政变建功
根据《旧唐书》记载,李世民多次询问张公谨自安之策,两人逐渐亲善起来。但形势对李世民越发不利,恰逢突厥入侵,李建成便举荐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出征,并安排麾下猛将李艺和张公谨随行。
正因为张公谨的身份,确保他很容易能够获得李建成的机密,转身便将这些机密透露给李世民,这才有了秦王府众人劝李世民发动政变的行为。
不过李世民依旧没有真正下定决心,因此打算使用龟甲占卜判断吉凶。根据《旧唐书·张公谨传》记载,张公谨怒摔龟甲,上演了一场十分过激的行为。
那么秦王府那么多人劝李世民发动政变,为何只有张公谨才敢怒摔龟甲呢?因为他的身份敏感,李世民依旧猜疑他,自然对行动有所犹豫了,而张公谨的行为,也恰好代表他对参与政变的正式表态。
正是因为张公谨在太子府的地位,才让他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。而在政变中,他更是独自一人关闭玄武门阻挡太子府的援军,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,毕竟此刻太子府兵都快攻克玄武门了,他一人又怎能抵抗上千士卒呢?
唯有张公谨利用他太子右内副率的身份,才能让太子府兵放弃进攻,才能让张公谨轻松完成独挡太子府和齐王府援军的重任。
玄武门之变后,李世民也将功臣张公谨由太子右内副率提升为左武侯将军,后面更是入选了“凌烟阁二十四功臣”。
5
结论
由此可知,李建成的失败,是因为错信一人;而李世民的而成功,“内奸”才是真的居功至伟,而这个人便是张公谨。
如此我们也就能够明白,张公谨身具决策夺权以及拒门抗敌两大功绩股票十倍杠杆原理,玄武门之变后,却不能功居第一。这完全是李世民的有意为之,目的是为了隐藏他收买内奸、淡化主动暴力夺权的行为。
发布于:天津市